Search


【跑步動作中,落下與上拉的關鍵在「阿基里斯腱」】

人跟其他絕大部...

  • Share this:


【跑步動作中,落下與上拉的關鍵在「阿基里斯腱」】

人跟其他絕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相比,最大的差異是只有兩條腿。其他也是兩足移動的哺乳類動物並不多,比較常見的是澳洲的袋鼠(kangaroo)、非洲的跳兔(Springhares)、北美洲的跳鼠(jumping mice)、與亞洲的沙鼠(gerbils)……有趣的是除了人類以外牠們在快速移動時都是「用跳的」。

這些兩足動物不論是用跑的還是用跳的,在長途的移動時都會比四足動物消耗更多能量,主因是兩足動物「需要把腳掌拉得更高」才能加速,加速時不但要花力氣讓身體的某個部分向上移動,還要花力氣接住自己的身體。離地愈高,落得也愈重。不像四足動物,多了兩條腿後,跑步時身體的上下起伏就小很多,加速時也不用刻意提高腳掌。然而,在演化的過程中,兩足動物還是發展出某些機制讓身體能有效利用上下起伏的動作,而非單純消耗能量,數百萬年來演化的成品就是「阿基里斯腱」以及足弓。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因此落地的力道愈大,地面反作用力就愈大,本來你要花力氣去承擔落地的衝擊,但有了阿基里斯腱之後,在前足落地時,你的足弓、阿基里斯腱和其他附近的肌群會像是拉開的弓弦一樣伸長,藉此「吸收」地面反作用力的衝擊,伸長之後,緊接著就如同拉弓放箭的那一刻,它們一起收縮,把吸收的能量釋放到前進的腳步中。在這個類似弓絃的彈力系統中,它的根基是阿基里斯腱,其他的肌肉和韌帶只是輔助性的附件(主要是足弓和小腿)。

阿基里斯腱是全身上下最大最強韌的肌腱,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吸收著地的衝擊力以及把能量釋放到向前的動作中。它是一種長而有彈性的組織,連接著小腿肌和腳跟的骨頭,可以儲存和釋放能量到每一步當中。如果你不把它誤用在推蹬上,它將能夠輕易支撐你整個跑步生涯。附帶一提,若是用腳跟先著地的話,這項經過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精巧設計,就無法用在你的跑步動作中。

從圖中可以看出袋鼠為了能更有效得吸收落地的衝擊,演化出超長的足弓和有力的跟腱……

參考資料:
Bernd Heinrich:《Why We Run》,P158
Nicholas Romanov:《The Running Revolution》,P112


Tags:

About author
徐國峰近年作品 《鐵人三項入門》 (2010,臉譜出版) 《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 (2011,花木蘭出版) 《在水裡自由練功》 (2012,臉譜出版)。 《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 (2014,臉譜出版) 《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 (2014,臉譜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 (2015,遠流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2016年,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著)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2019年,臉譜出版) 譯作: 《跑步該怎麼跑》 (2011,臉譜出版) 《跑步,該怎麼跑:實戰操練手冊(附DVD)》 (2011,臉譜出版) 《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 (2013,臉譜出版)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 (2014,遠流出版) 《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 (2015,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譯)
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研究、訓練、課程與心得分享,不提供諮詢服務。
View all posts